棕榈酸乙基己酯是防晒成分吗

棕榈酸乙基己酯是防晒成分吗,第1张

是的。 棕榈酸乙基己酯(2-EHP),别称十六碳酸异辛酯、棕榈酸辛酯、2-乙基己基十六酸酯、棕榈酸2-乙基己酯,清澈透明液体,无味,不溶于水,与大多数溶剂相溶,为高纯度的高级脂肪酸酯类产品,主要用于化妆品类原料,是优良的皮肤柔润剂。性质稳定,不易氧化或产生异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棕榈酸乙基己酯

外文名

2-Ethylhexyl palmitate

别名

十六碳酸异辛酯、棕榈酸辛酯

化学式

C24H48O2

分子量

36863672

展开

简介

中文名称:棕榈酸乙基己酯 分子式:

英文名称:ETHYLHEXYL PALMITATE

CAS号:29806-73-3

别名名称:十六碳酸异辛酯、棕榈酸辛酯、2-乙基己基十六酸酯、棕榈酸2-乙基己酯

用途:酯类产品,化妆品及日化原料,广泛用于护肤品及化妆品中,是优良的皮肤柔润剂。性质稳定,不易氧化或产生异味。可使肌肤柔和嫩滑而无油腻的感觉,渗透性好,并可作为口红、睫毛膏中色素的良好溶剂。常用于护肤霜、粉底霜、发油、眼影、口红、睫毛膏等的配方中。清爽、易推开,无一般植物油之黏腻感,因分子小,易渗入毛孔中清洁油脂类污垢,作为卸妆用途时较果非常良好,但同时也会渗透角质细胞,过度使用会使皮肤角化、变得粗糙蜡黄。

产品特性

1、极轻爽的润肤油脂,透气性好,铺展性佳,为干性透气油。

2、是优异的皮肤柔润剂,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

3、对活性物、有机防晒剂量、色粉分散性佳,特别适用于护肤、彩妆、如粉底、粉饼、口红及防晒霜。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或抑制皮肤表面的细菌,促进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9还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头发有伤害作用。紫外辐射(uV)能引起皮肤灼伤和红斑。促使皮肤过早老化,引起角膜炎和白内障,损伤皮肤内的免疫细胞,引起系统性的免疫功能抑制。随着人类对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使用的日益普及,压缩机内氟里昂(cFc)的泄漏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臭氧层产生的空洞加剧。地面受到紫外辐射的强度有增高的趋势。因此对紫外线、防晒剂及其制品的研究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1 紫外线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11紫外线

阳光由电磁波谱的许多波长组成。当阳光穿透地球大气层,其中一些波长的光被滤掉,其余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称之为紫外和红外光。紫外线与皮肤细胞相互作用并引起大范围的伤害效果,见表1。

12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UVR是一个免疫抑制因素,对免疫功能的损害可能导致皮肤肿瘤的发生。Toewa等人首先观察到紫外辐射改变了抗原递呈细胞(APC)――郎格罕细胞(Lc)的功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Lc在表皮形成网状结构,其功能之一是摄取外来抗原,游走到局部淋巴结,把抗原递呈给T细胞。紫外辐射改变了表皮中Lc的形态,使网状结构破坏,并使Lc数量减少,功能改变。而炎症细胞增多,导致免疫耐受。另外,尿苷酸是组氨酸脱氨基产物,在表皮上层很丰富。UV照射后,其从反式结构转变成顺式结构从而抑制T细胞的功能。多个实验室已证实尿苷酸有免疫抑制作用。

紫外辐射对皮肤的影响还表现在皮肤的光老化方面。过度暴晒者,会看上去很老相,光老化皮肤生长出各种赘生物。出现很深的皱纹,皮肤松弛下垂,有很多色素斑。这些现象反映了皮肤结构方面的变化但完全不同于生理的衰老变化。UVB可引起皮肤红斑、DNA损伤和皮肤肿瘤。Sams等人的研究结果提示UVB能损伤缔结组织,他们用30-50倍的最小红斑卉吐量的UVB照射有毛小鼠,结果出现中等程度的弹性纤维增生。长期慢性照射后,胶原蛋白的分解速率大于细胞合成能力。结果真皮变薄、萎缩出现可见的皮肤光老化。暴露于uVA照射下,可产生红斑反应和血管损伤。虽然它是弹性纤维沉积的密度低于UVB产生的作用,但弹性纤维的变性可伸展到真皮的深处,对人们的皮肤危害很深。

13紫外线对头发的伤害

紫外线除了作用于皮肤外,还引起头发损伤。当头发暴露于大剂量的紫外线下。头发会变色,棕色头发趋于褪色。金**头发、红色头发变黄。这是由于光氧化的漂白作用和氨基酸――胱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光降解。氨基酸光降解还引起头发的张力降低。为保护皮肤和头发免于紫外线的伤害,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衣物帽子或伞遮盖。此外,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各种吸收或阻挡紫外线辐射的物质。

2 化妆晶领域中的防晒

21防晒剂

目前,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防晒剂按其机理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紫外线吸收剂与紫外线散射剂。紫外线散射课桌主要是利用某些无机物对紫外光的散射或反射作用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侵害,如高岭土、氧化锌、滑石粉、氧化钛及新型有机粉体等。它们主要是在皮肤表面形成阻挡层,以防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皮肤上,但这种物质具有用量大、防晒效果差等缺点。过多使用易堵塞毛孔,造成皮肤的新疾病等不良后果。目前所说的防晒剂是指对紫外线具有吸收作用的紫外光吸收剂。它们的分子从紫外线中吸收的光能与引起分子“光化学激发”所需要的能量相等,这点就可把光能转化成热能或无害的可见光放射出来,从而有效地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晒黑和晒伤作用。防晒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1对氨基苯甲酸(PABA)衍生物

对氨基苯甲酸衍生物能有效地吸收280―300 nm的紫外线,是最早使用的一类紫外线吸收剂,它作为UVB吸收剂,对皮肤有刺激性。后来经过改进,出现了它的同系物――对二甲氨基苯甲酸类。在为了防止紫外线红斑、皮炎的防晒化妆品中,主要是选用它们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国外的重要产品有: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甘油酯、对氨基苯甲酸乙氧基乙酯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酸戊酯等。国内常使用的这类紫外线吸收剂产品有:4-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单甘油酯、氢基苯甲酸薄荷酯、对氨基苯甲酸异丁酯、二甲基对氨基苯甲酸辛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乙酯等。其中对二甲氨苯甲酸戊酯、对氨基苯甲酸丙三醇酯等,都是很好的UVB吸收剂。

但据美国皮肤癌基金会报告,对以这类紫外线吸收剂为原料制得的化妆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可能古有致癌物质,‘此物质可能是紫外线吸收剂的分解产物。因此,现已限量使用。

212邻氨基苯甲酸酯衍生物

邻氨基苯甲酸酯衍生物能防止290―380nm的紫外线,兼有防止UVA和UVB射线的能力,是有效的紫外线吸收剂。其价格低廉,但吸收率低,对皮肤也有刺激性。国外生产的这类紫外线吸收剂产品主要有:邻氨基苯甲酸薄荷醇酯、邻氨基苯甲酸高薄荷醇酯。而且,辛基,N-二甲基对氨基苯甲酸酯作为UVB吸收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光化致癌。

213肉桂酸酯类

肉桂酸酯类能防止280―310 nm的紫外线,且吸收率高,因此应用比较广泛。对ParsoMCX(甲氧基肉桂酸辛醋)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防晒剂,它具有极好的紫外光吸收曲线,而且安全性良好,并且对油性原料的溶解性很好。几乎是一种理想的防晒剂。

目前在防晒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防晒剂或紫外线吸收剂毫无疑问当属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ocMMethoxveinnamate),以下简称OMC,欧盟Colipa防晒剂的序列号$28,以下科称Colipa$28,但是它的耐晒性或称光稳定性不太高,通常在10MED的阳光辐射后,大约有近70%的活性成分被光降解。所以通常在配方中需要加入较高剂量以使之有效发挥作用。同时为了减少敏感性皮肤使用者在涂抹防晒化妆品后在日光的刺激下产生过度的刺激性反应。需要过量加入降低刺激性成分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有关刺激性投诉。

在过去几年中。北欧一些媒体一度报道了某些用于化妆品的紫外线吸收剂如OMC、二苯甲酮,3和4,甲基亚苄基樟脑等可能具有催情作用(Estrogenic Activity)而不宜于儿童用化妆晶中,并在欧洲的消费者中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负责欧盟化妆品’安全性事物的欧盟化妆品及非食品科学委员会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上述3种被怀疑有问题的紫外线吸收剂只有微弱的催情作用,与众多的其他常用化妆品原料及某些药品的作用强度差不多,在化妆品中使用不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214水杨酸酯类

水杨酸酯类是最早的一类紫外线吸收剂,它可在分子内形成氧键。它本身对紫外线吸收能力很低,而且吸收的波长 范围极窄(小于340 Iiin),能防止280―330nm的紫外线。但在吸收一定能量后,由于发生分子重排,形成了防紫外线能力强的二苯甲酮结构,从而产生较强的光稳定作用。如下图所示。

具有上述结构式的化合物又称为先驱型紫外吸收剂,它们的防晒效用不是很高,但价格偏低,制备工艺简单,毒性低。可以和其他防晒剂配合使用。

欧盟目前只允许使用335,三甲环已醇水杨酸醋、水杨酸异辛醑(c15H22O3),以前曾允许使用的水杨酸对异丙基苄酯则由于毒理学等问题已被停止使用。而美国FDA则对水杨酸类化合物放宽了限制:允许3,3,5,三甲环己醇水杨酸酯、水杨酸异辛酯以及水杨酸三乙醇胺盐使用。

总体上看水杨酸类化合物对短波紫外线UVB的吸收效率相当低,这势必导致配方师为了达到一定的SPF值而加大用量。而这类化合物本身的光稳定性就很低。其光降解产物会对皮肤造成较大的问题。

215二苯酮类化合物

二苯酮甲酮类防晒剂对整个紫外光区域几乎都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因其结构中存在分子内氢键,由苯环上的羟基氢和相邻的羰基氧之间,形成的分子内氢键构成了一个整合环。当吸收紫外光能量后,分子发生热振动,氢键被破坏,整合环被打开,这样就能把有害的紫外光变成无害的热能释放出来。另外,二苯甲酮类吸收紫外光后,不但氢键被破坏,而且羰基会被激发,发生互变异构现象,生成烯醇式结构,这也消耗了一部分能量。如:

分子内氢键的强度与其光稳定的效果有关,氢键越强,破坏它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吸收耗去的紫外光能量就越多,效果则越好;反之亦然。这类防晒剂具有很高的热和光稳定性。但对氧化不稳定,故在配制有色化妆品时,配方中必须加入抗氧化剂。这类防晒剂对皮肤和黏腹的亲和力好,不会发生光敏反应,且毒性小。如2,羟基-4-甲氧基苯酮是一种有效的广谱紫外线吸收课桌。在国外使用比较普遍。22’一二羟基,4。4’,二甲氧基苯酮在紫外线A区和紫外线B区的防晒效果大致一样。它具有较高的热和光稳定性。四羟基苯酮是广谱型紫外线吸收剂,其特点是在晒黑区内具有最高的效力、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最大的热和光稳定性。这类防晒剂由于具有邻位和对位。邻位显示UVA的吸收峰。对位显示UVB的吸收峰,故吸收紫外线的范围比其他防晒剂要广泛,并且它们的安全性好,只有极少数人会发生暂时性的过敏反应。因此这是一类应用广泛的紫外线吸收剂。

216樟脑衍生物

3-苯基癸基樟脑能有效地吸收晒伤范围的紫外线,但能完全通过晒黑范围的紫外线。如3-(4啊甲基苄叉)樟脑可用于各种晒黑剂和防晒伤剂,这类防晒剂贮藏时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无光敏性和变异性,毒性低,但不易被皮肤吸收。其中,苯亚甲基樟脑被确定为光稳定紫外线吸收剂的一个较好的框架结构。这一结构形成的最大优点在于,在紫外线照射下,它会经历一个感光异构化过程。即它能够吸收紫外线能量。并简单地采取使连接苯环和降冰片烷双环的双键旋转的方法将紫外线作为不可察觉的热,予以释放。这种光顾反异构化摆动是可以逆转的,这样既能保证光稳定性,又能保证使用的安全。

217甲烷衍生物

它是一类高效UVA紫外线吸收剂,能制成SPF值的防晒剂。在国外这类产品主要为4-异丙基苯甲酰甲烷、4-叔丁基4-甲氨基苯甲酰甲烷,又如近年德国的Givandan公司研制的产品,商品名为Parsol 1789。DTFA名为:Butyl methoxydlbenzeyl methane,称为4-丁基-4-甲氧基苯甲酰甲烷,分子式为C20H22O3,它为微**略具香气的晶粒,其重要功用为防晒黑,Kmax为357 nm,紫外吸收带为332。385 nm,防晒系数SPF值与其用量有递增关系,SPF值可达9-10。以前,Pars01 1789上仅有的少数几种UVA吸收剂中最为有效的一种。

有些植物其中因含有能吸收紫外线的化学成分,其提取液也具有防晒性,如芦荟、牛蒡、薏苡仁与鱼腥草,还有核桃以及米糠油也具有很高的防晒效果,且对皮肤的安全性好。不会引起肌肤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维生素A能防止缔结组织萎缩,可加快弥补紫外光引起的损伤,改善皮肤的组成作用,防御缔结组织断裂和促进葡萄糖胺聚糖的合成。维生素E是一种理想的抗氧化、抗衰老药剂,可抑制不饱和类脂的氧化,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侵害。

218无机防晒制剂

据Unlqema公司负质个人护理用品研究开发的经理Cb,andler M说:“维系本公司产品允诺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透明的无机TIO2。悬浮液,可用于保湿剂、修复液和海滨日光褡用品。”他特别提到Solaveil CT-100是最新推出的在配方中具有绝好的透明度的一种TiO2分散体。

Unlqema公司的创新成果还包括有供防晒喷雾剂用的Arise vorsaex乳液稳定剂技术,能使Ar]acel P135发挥最大活性效果并具有耐水性能的逆向乳化技术,Arlace2121液晶稳定剂可使产昂获得有特别吸引力的差异化的肤感。

Thomson着重指出“一个最近完成的研究表明:台微细ZnO的防晒配方具有持久的防UVA及UVB功效,这是由于锨细的ZnO在阳光下是完全耐光的,这一事实能为产品提供一项重要的持久保护功能。”

Thomson还说除了无机的微细ZnO外,BASF公司已开发出一种新的有机UVA滤光剂,它在阳光下也是完全耐光并在国际化妆品展上以商品名Uvinul A Plus推出。这种新专利技术具有超过传统有机滤光剂Avobe nzono的许多优点;Uvinul A Plus是完全耐光的、不需要稳定荆而且能与OMC和ZnO兼容。通过实用专利它能与其他常见的UV滤光剂配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2防晒制品

在配方中复配使用不同种类的防晒剂(或者说使用复合型防晒剂)已成为当今防晒化妆晶配方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包括UVB与UVA型防晒剂的复合使用、UVB和UVA型防晒剂间的复合使用以及吸收剂与散射剂间的复合使用等内容,以更好地发挥防晒剂单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同时在配方中使用紫外线吸收剂超细型散射剂及一些天然防晒成分如芦荟海洋生物提取物等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为减少一些化学吸收剂可能带来的皮肤问题,也有配方师在产品中添加一些抗炎剂,如A,红没药醇、DP300等。

另外不同剂型的化妆品应选用不同类型的防晒剂。在制备防晒乳液和凝胶时,必须采用水溶性和醇溶性紫外线吸收剂;制备防晒油时必须采用油溶性紫外线吸收剂。对于某些美容类的化妆品。可采用紫外线散射剂;膏霜类的化妆品最好采用油溶性和水溶性都存在的复合紫外线吸收剂,以保证活性成分在皮肤上能均匀地分布。

防晒因子(SPP值为在涂有防晒产品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最的比值)越高,对日光紫外线的屏蔽效果越好;但加 入的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浓度增高,引起皮肤过敏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就越多。皮肤病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使用SPF值为15的防晒制品已经够了。最高不要超过30。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涂国荣等人对具有紫外线吸收作用的紫草、槐米和桂皮等数十种植物进行了筛选、提取。提取的多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紫外光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脂质氧化抗炎和抗变态功能。

近期瑞士汽巴精化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UVA紫外线吸收剂天来施M。天来施M具有双重物理防晒作用,其较高的光稳定性赋予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高安全性。

另外在选择防晒剂的同时,还应选择、调制一个适宜的基质,一个好的基质会更好地发挥防晒剂的防晒效果。对吸收型防晒剂来讲,选择良好的防哂剂载体,是很重要的,易于展开、与皮肤亲和性好及抗水能力强的载体无疑会更适宜防晒剂作用的发挥,一些特殊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提高产品的实际防晒能力。而对散射型防晒剂来讲,选择适宜的基质同样重要。无机粉体的折射率与光的散射有很大关系研究表明。粉体的折射率与基质的折射率之比值越大,则粉体表面反射紫外线的量也就越大。因此,人们开始注意在使用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无机防晒剂的同时尽量在配方中选用折射率小的基质原料。

3 展望

随着人们对紫外线危害与益处辨证认识的不断加深;从防晒新技术、新原料的发展来看,多项极具前途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它们是:超细无机微粒散射及吸收紫外线的效率及其应用的研究;氨基酸类UVA吸收剂及富含氨基酸和高浓度酪氨酸的海洋生物用于防晒化妆品的防晒研究;具有良好防晒性能的黑色素(包括天然、生物体及人工合成)用于防晒产品的研究。紫外线吸收剂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新型光稳定的、低透皮性的和全波段高吸收的紫外线吸收剂必将带来配方技术上的革新和进步。我们用紫外光能量测定仪测定了不耐环境下紫外线到达地面时能量的变化,发现即使在多云或阴天的时候仍有较强能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春天到达地面的紫外线的能量并不比夏天低很多;uv可更多地穿透衣服,玻璃和水等到达人体皮肤。防晒不仅只在炎热的夏天,不仅仅皮肤需要,防晒将是围绕现代化妆品技术与市场发展的一个长远话题。

依据防晒剂的化学结构可将分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和无机紫外线吸收剂。常见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有:

00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俗称OMC),是目前防晒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称UVB段紫外线吸收剂。其紫外吸收波长:290-320nm。添加量一般在3~75%之间,常与UVA段紫外线吸收剂(β-二酮类化合物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俗称1789,是最有代表性的高效UVA紫外线吸收剂。)配合使用来达到宽光谱或全效防晒效果。在纯化合物状态下,OMC的光稳定性较高。但在防晒化妆品的乳化体系中,特别是在水及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它在紫外线下的耐晒性或称光稳定性不太高,通常在经过10 MED (最小红斑剂量,即人体皮肤受阳光照射后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红斑所需的最小辐射剂量。常用来测定SPF值) 的阳光辐照后,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活性成分被光降解。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常在配方中需要加入较高的剂量以使之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而OMC的光降解产物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为了减少敏感性皮肤使用者在涂抹防晒化妆品后在日光的刺激下产生刺激性反应,通常需要加入降低刺激性的成份如红没药醇、芦荟以及葡聚糖等消炎组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刺激性。4-甲基亚苄基樟脑是具有较高光稳定性以及高吸收效率的UVB紫外线吸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OMC以及二苯甲酮-3等UVB紫外线吸收剂。其紫外吸收波长:290-320nm。添加量一般在05~4%之间,常与UVA段紫外线吸收剂(如俗称1789)配合使用来达到宽光谱或全效防晒效果,同时可起到保护和稳定1789的作用。

00选择防晒霜的时候,不应该流于表面的只看它的SPF值,PA值,也不要仅仅靠皮肤的感受说它是不是清爽,是不是温和不刺激。一支理想的防晒霜应该能够同时提供对UVA和UVB的防护,包含的有效成分在阳光下不会分解,有效和非有效成分对成人孩子都是安全的。对防晒霜的有效成分的评价也就主要从三方面评价: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稳定性和健康危害。

00从理论上说,能吸收紫外线的化合物,只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很好的溶解性,都可以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但由于评价紫外线吸收剂的安全性是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各国都严格控制紫外线吸收剂的使用。如美国把紫外线吸收剂作为OTC药物来进行管理。虽然各大公司研究出很多各种结构的紫外线吸收剂,但被批准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类别有限。目前美国FDA批准的防晒剂有17种,而欧盟批准了29种,我国批准了28种。下面简要介绍一些主流的防晒剂(绿色标注的是我国允许使用的)。

001 Octinoxate(Octyl methoxycinnamate)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00这是最广泛使用的UVB防晒剂(后面不专门指出的都是UVB防晒剂),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但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对雌激素的影响。

002 Oxybenzone 二苯酮-3

00与光过敏反应相关,并且会通过皮肤有显著量的吸收。在对90名6到8岁的女童的尿液检测中有86名发现该物质。

003 Octisalate 水杨酸辛酯

00这是个弱的UVB吸收剂,但比较安全,会增加其他成分的皮肤吸收量。

004 Titanium dioxide 二氧化钛

00几乎不被皮肤吸收,也未见对健康有害的报道,超过70%的防晒霜中使用。

005 Avobenzone 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酰甲烷

00一种主要的UVA吸收成分。但阳光会使这种物质分解为未知化合物,特别是在其他活性成分Octinoxate存在的情况下会更严重。

006 Zinc oxide 氧化锌

00氧化锌在皮肤护理产品中有很长的历史,使用范围也广泛,目前没有有害健康的报道。有超过30%的防晒霜中使用。

007 Octocrylene 奥克立林(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异辛酯)

00通常和其他UV吸收剂联合使用,以达到较高的SPF值,但该物质暴露在UV光下会释放出氧自由基。

008 Homosalate 胡莫柳酯(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

00这是个UVB吸收剂。但研究表明有弱的激素影响,会产生有毒代谢产物,而且能增强一些有毒除草剂的吸收。

009 Ensulizole 苯基苯丙咪唑磺酸

00一种UVB吸收剂,曝露于阳光下会产生自由基,从而导致DNA的损伤,而且有致癌的可能。

0010 Menthyl anthranilate 乳酸薄荷酯

00温和的UVA吸收剂,欧盟和日本都未被允许使用。有一个研究发现在阳光下会产生有害的氧自由基。

0011 micronized zinc oxide and titanium dioxide 微粒化氧化锌和二氧化钛

00nano-zinc oxide 纳米氧化锌

00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在粒径变小后能够提供更多的保护,但在是否使用微粒化特别是纳米级粒子在化妆品中仍有争议,但有研究认为微粒化后的粒子会产生一些毒性。

0012 Padimate O(Octyl dimethyl PABA)对氨基苯甲酸

00这是曾经非常广泛使用的一种防晒剂PABA的衍生物,研究表明这种物质会释放自由基,损害DNA,并且有雌激素活性,对某些人还会有至敏效应。

0013 Tinosorb S(bis-dthylhexyloxyphend methoxyphenyl triazines)双-乙基几基苯酚甲氨基苯嗪

00这种防晒剂美国FDA正在审批中,欧盟已经批准。Tinosorb S是商品名,由ciba公司注册。这是种油溶性物质,是广谱UVA和UVB吸收剂,关于这种物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只知道它具有光稳定性,而且没有雌激素活性。

0014 Sulisobenzone(benzophenone-4)二苯酮-4

00这种物质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不被皮肤吸收,但会增强其他化学物质的吸收。

0015 Mexoryl SX (Terephthalylidene dicamphor sulfonic acid)对苯二亚甲基叉二樟脑磺酸 (Mexoryl SX为商品名,下同)

00这是美国FDA2006年刚刚批准的一种针对UVA的防晒剂。皮肤吸收低,但2个小时的阳光就可以使40%的物质分解。

0016 Drometrizole trisiloxane 甲酚曲唑三烷氧烷

00美国FDA未批准。能提供UVB和部分UVA保护,不致癌,但对水环境可能有影响。

0017 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 4-甲基苄亚基樟脑

00一种紫外线过滤剂,美国FDA未批准。澳大利亚、日本允许使用。欧洲研究认为这种物质对甲状腺有毒性,干扰激素,不建议使用在防晒霜中,但仍有产品把它作为活性成分,而且在中国这种防晒剂是被批准使用的。

0018 Parsol SLX (Polysilicone-15)聚硅氧烷-15

00一种UVA吸收剂,美国FDA未批准,澳大利亚、日本批准使用。

0019 Cinoxate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00一种UVB吸收剂,但一直没有广泛使用。

0020 Pentyl dimethyl PABA PABA乙基戊酯

00美国FDA未批准(以下未特别指出FDA正在审批的均为FDA未批准的),动物试验中发现中等浓度时就对皮肤有刺激性。加拿大和日本都限制使用这种防晒剂,但欧盟批准使用。

0021 PEG-25 PABA

00澳大利亚和日本批准使用,会有皮肤吸收。

0022 Polyacrylamidomethyl benzylidene camphor 聚丙烯酰胺甲基亚苄基樟脑

00澳大利亚批准使用。

0023 Methylene bis-dthylhexyloxyphend methoxyphenyl triazines 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

00美国FDA正在审批中,澳大利亚和日本允许使用。一种广谱UVA和UVB吸收剂,目前研究确定光稳定性好,不被皮肤吸收。但会对水环境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0024 Isopropyl methoxycinnamate 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

00欧盟批准使用,但日本禁止这种化学物质与一些特定的成分一起使用。

0025 Isopentyl trimethoxycinnamate trisiloxane 三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三硅氧烷

00欧盟批准使用。

0026 Amiloxate (Isoamyl p-methoxycinnamate)p-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

00一种UVA吸收剂,美国FDA正在审批中,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允许使用。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高剂量使用时可能会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但在低剂量中未观测到。

0027 Glyceryl PABA PABA甘油基己酯

00欧盟批准使用,中等浓度即对皮肤有刺激性。

0028 Ferulic acid 阿魏酸

00欧盟允许使用。医药中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化妆品中主要利用其抗紫外线和抗氧化功能,但动物实验中发现高浓度使用时会诱使肿瘤生长。

0029 Uvinul T 150(Ethylhexyl triazone)乙基己基三嗪酮

00一种UVA吸收剂,美国FDA正在审批中,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允许使用。有研究表明长期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0030 Neo Heliopan AP(Disodium phenyl dibenzimidazole tetrasulfonate) 2,2’-双-(1,4-亚苯基)苯丙咪唑-4,6-二磺酸的二钠盐

00一种UVA吸收剂,澳大利亚允许使用。

0031 Uvasorb HEB(Diethylhexyl butamido triazone)二乙基己基丁酰胺基三嗪酮

00一种UVA吸收剂。美国FDA正在审批中,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允许使用。目前的研究仅发现该物质对人体无毒、不致癌,尚不能完全确定其安全性。

0032 Uvinul A Plus (Diethylamino hydroxybenzoylhexyl benzoate )二乙氨基羫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

00一种UVA吸收剂,澳大利亚允许使用。

0033 Camphor benzalkonium methosulfate 樟脑苯扎铵甲基硫酸盐

00澳大利亚、日本允许使用。

0034 Benzylidene camphor sulfonic acid 亚苄基樟脑磺酸

00澳大利亚、日本允许使用。

0035 Benzophenone -9 二苯酮-9

00这几种二苯酮化合物在欧盟中都是被允许使用的,并且有明确证据证明这几种化合物对人体皮肤有毒性。

0036 Benzophenone -6 二苯酮-6

00明确证据证明该化合物对人体皮肤有毒性。动物实验中低浓度时对感觉器官有影响,体外试验中会导致非哺乳动物细胞DNA突变。

0037 Benzophenone -5 二苯酮-5

00明确证据证明该化合物对人体皮肤有毒性和刺激性。

0038 Benzophenone -2 二苯酮-2

00明确证据证明该化合物对人体皮肤有毒性。动物实验中低浓度时对感觉器官有影响,体外试验中会导致哺乳动物细胞DNA突变,高浓度时对内分泌系统有干扰作用。

0039 Benzophenone -1 二苯酮-1

00明确证据证明该化合物对人体皮肤有毒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中等浓度对内分泌系统有干扰,低浓度时对整体各系统都有影响,高浓度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有影响。

0040 Benzocaine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00欧盟允许使用。但研究表明中等浓度时对皮肤有刺激性,高浓度时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有影响,加拿大政府列为不安全化学品限制使用。

00樟脑衍生物(如甲基苄基樟脑,俗称MBC)作为具有较高光稳定性以及高吸收效率的UVB紫外线吸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OMC以及二苯甲酮-3等UVB紫外线吸收剂。

00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benzophenone)如二苯甲酮-3,二苯甲酮-4,是一类宽光谱紫外线吸收剂,但其吸收性能较上述三个差,防晒效果也不理想。其紫外吸收波长:250-350nm。添加量一般在05~6%之间。在配方中使用,主要起到防止产品被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后易变色的作用。

00在众多的具有较高光稳定性的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中,很多三嗪类以及苯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都被证明是安全且光稳定性较高的两类化合物。目前市场较有代表的是“乙基己基三嗪酮”或称“辛基三嗪酮”,如BASF公司生产的Uvinul T150,其紫外吸收波长:280-320nm。添加量一般在05~5%之间。如能选择适当的极性油脂,可在较低用量下达到较高防晒效果,因它的皮肤亲和力好且不被皮肤吸收所以更适合做防水性的防晒产品。

00叔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Avobenzone,俗称1789)是最有代表性的高效UVA吸收剂。其紫外吸收波长:320-400nm。添加量一般在1~3%之间,常与UVB段紫外线吸收剂(如OMC或MBC)配合使用来达到宽光谱或全效防晒效果。由于其分子结构特点使之存在光稳定性差的先天不足,但通过与适当的光稳定性高的UVB紫外线吸收剂如4-甲基亚苄基樟脑等配合使用,可充分发挥其对长波紫外线防护的高效能。该UVA吸收剂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使用的长波紫外线吸收剂,其在防晒化妆品中使用的安全性通过了美国FDA长期严格的评估和审查。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接触重金属和Fe离子以及含可释放甲醛的防腐剂等物质。

00对苯二亚甲基双樟脑双磺酸及盐类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水溶性UVA紫外线吸收剂(如Mexoryl-SX),在整个长波紫外线区即UVA区(320-380nm)及部分UVB区都有强吸收,吸收范围比一般的UVA吸收剂宽。它具有很高的光稳定性以及其水溶性的特点,易在配方中可与多种UVB紫外线吸收剂共同使用获得宽光谱的防晒效果,更适合在喷雾类型或水溶性防晒产品中应用。过去主要是因为有欧莱雅专利的限制,仅为欧莱雅自己使用,目前国内已有厂家在推广此产品。

00常见无机紫外线吸收剂有:鉴于有机防晒剂普遍光稳定性较低或耐晒性较差的缺点,人们便将目光转向了无机化合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二氧化钛及氧化锌这一类金属氧化物。 就二氧化钛而言,人们主要从它对短波紫外线UVB ( 290~700nm ) 的散射和反射作用以及对皮肤的遮盖作用而将其用于防晒化妆品的配方中。但是,普通用于化妆品配方的二氧化钛因其颗粒较大(如粒径尺寸从500nm 至2000nm ),其防晒或散射UVB紫外线的效果很差,它对皮肤主要起遮盖作用。作为防晒用的均为超细二氧化钛,它对UVB紫外线的散射效果最好,与有机紫外线吸收剂配合使用,对提高配方的SPF值贡献较大。二氧化钛及氧化锌作为防晒剂添加到防晒配方中常常与有机防晒剂配合使用,单独使用很难能达到很高的防晒效果和良好的使用效果。

00防晒产品的效果评价

00SPF值即日光防护指数或防晒指数,是根据中波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红斑的情况,用经防护的皮肤出现红斑所需的最小照射剂量或最短时间,与未经防护皮肤出现红斑所需的最小照射剂量或最短时间的比值来表示。它代表了防晒化妆品的实际防晒功效,它是建立在人体测定的基础上的一个衡量防晒效果的量化指标。

00鉴于SPF值的定义是建立在人体测定的基础上的,因此,采用人体皮肤试验技术(即“人体法”)测定SPF值,已成为国际上的标准模式。各主要国家的法规都建立和规定了“人体法”的标准方法,用于测定并标注防晒化妆品的“SPF”值。而用仪器法来评价防晒化妆品SPF值可作为生产厂家的配方研究人员进行防晒剂选择,如何获得最佳的防晒剂组合和新防晒剂的评价等方面研究的一个快速有效工具。

00SPF值是评价防护UVB效果的。随着消费者对防护UVA以及对全波段紫外线防护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如何评价防护UVA效果,目前市场流行一种用PA+(或PA++,PA+++)来表示UVA的防护效果,它是基于日本化妆品工业协会制定的一种标准。我国尚未对UVA的评价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国际上对于防晒化妆品UVA防护效果的测试和表示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00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都热中于生产出高倍SPF产品,其实SPF10的防晒产品能滤除85%的UVB段紫外线,SPF15的防晒产品能滤除95%的UVB段紫外线,而SPF30的防晒产品能滤除97%UVB段紫外线。因此在日常情况下选用SPF10~15的产品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00防晒产品开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00防晒产品开发的成功于否除去一般膏霜配方时需注意的外,特别要重视配方的SPF值在保质期内的稳定性,配方基质对产品包装的影响,配方基质对皮肤的影响。这里主要推荐一些通用准则来保持SPF值在保质期内的稳定性。

00防晒产品配方中乳化剂选择

00如何真正实现防水抗汗防晒霜或露的效果,乳化剂选择之关重要。尤其是O/W类型配方,这时可选择ISP公司生产的Prolipid 141或原ROCHE公司生产Amphisor系列乳化剂,如能再配合一定量的成膜剂将会使配方防水抗汗性能锦上添花。W/O类型的配方,由于它的特性能方便达到防水抗汗性能。同时乳化粒径大小也会影响SPF值。它遵循一个简单规则,即液滴越小,其所获得的SPF值就越大。通常高速分散均质器的使用有利于乳剂内相的良好分散。

00目前正流行防晒喷雾配方,乳化剂可选择SEPPIC公司和SYMRISE公司推荐相关的乳化剂。

00防晒剂的选择

00紫外线吸收剂的正确选择对配方研究人员当关键的。即使是同类型UVB段的紫外线吸收剂,也并非都具有同样效果:有些紫外线吸收剂的效果显然优越于其它紫外线吸收剂。这里紫外线吸收剂的吸收能力与所获得的SPF值是相关的,即具有高吸收能力的紫外线吸收剂其对SPF值的贡献也越出色。如乙基己基三嗪酮和甲基苄基樟脑在很低的浓度下,就可提供相对高的SPF值。同时UVA和UVB紫外线吸收剂配合以及无机防晒剂和UVB紫外线吸收剂配合使用都能明显有助于提高SPF值。具体如何配合应依据相关实验而确定。

00油相中油脂的选用

00不论是O/W类型还是W/O类型的乳化体系,除防晒剂外的其它油脂选择应遵循最大程度与防晒剂互溶或能增溶防晒剂且易被完全乳化。这样可避免产品在储存期间不会出现分层现象,从而导致防晒效果下降。

00添加剂的选择

00尤其在高SPF值的配方中除了考虑防晒剂相互配合减少因光照而发生防晒剂光降解等因素造成部分防晒剂分解可能带来的皮肤刺激外,需特别添加一些防过敏、防刺激的活性成分,如尿囊素,红没药醇等。

00其它如配方的流变性能,太稀不易SPF值的测定且影响防晒效果,太稠不易涂均匀也会影响SPF值的测定和防晒效果有效发挥。以及不同防晒剂对包装物的影响,均需要进行相关实验检测。

以上就是关于棕榈酸乙基己酯是防晒成分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棕榈酸乙基己酯是防晒成分吗、防晒剂的机理 [防晒剂防晒机理及其应用]、防晒膏各组分作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mama/14366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