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吃啥药?

宝宝妈妈2023-08-16  107

尿蛋白高可以吃贝那普利、缬沙坦这一类的药物或者应用黄葵胶囊,如果尿蛋白量高的比较明显,还可以应用强的松这一类的激素。尿蛋白升高常见于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尿蛋白在肾脏丢失的过程中也会损伤到肾脏,因此控制尿蛋白的量意义重大。一般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g就需要控制,而缬沙坦胶囊和贝那普利片这一类的药物,能够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对于降低尿蛋白效果是比较好的。中成药中的黄葵胶囊也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在临床上也经常应用。如果尿蛋白量比较高,而且应用上面提到的这些药物效果不好,可以用应用激素治疗,比如强的松、美卓乐,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一起治疗,比如环磷酰胺和他克莫司。

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及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患者自行缓解后是不需要服用药物的;但如果是病毒性蛋白尿,患者服用黄芪、丹参、益母草三种中草药,是可以降低蛋白尿的。在此同时,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才是最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患者出现蛋白尿现象首先不要惊慌,可以自行检验一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在。一是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蛋白尿现象;二是因长时间站立脊柱前凸,导致的肾静脉压升高,肾小球无法正常吸收蛋白质量出现的蛋白尿;最后一种是由于注射小分子量蛋白质或者一次使用大量的蛋白质,这三种情况下出现蛋白尿情况是属于生理性蛋白尿,患者症状自行缓解,是不需要服用药物的。但如果不属于以上情况导致出现的蛋白尿,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确认是否是病理性蛋白尿。那么,有哪些药物可以降低蛋白尿呢?

一、黄芪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功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抗菌作用。黄芪富含微量元素硒与其控制肾性蛋白尿,降低蛋白尿。

二、丹参

丹参是活血化瘀药的一种。用法:丹参,水煎分2次服,日1剂。对改善肾炎的各种症状均有效。丹参可减少肾脏细胞凋亡,增加肾皮质血流。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益母草

益母草与丹参一样,属于活血化瘀药。益母草在利尿消肿方面有显著效果。降低蛋白尿用法:益母草加水浸没,煎水分2~3次服用。益母草在治疗蛋白尿病症上也是不错的药物选择。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病理性蛋白尿不可忽视,当发现有蛋白尿时,排除生理性蛋白尿情况,及时就医,对症治疗才是最关键的。以上介绍了黄芪、丹参、益母草可以降低蛋白尿的三种中药,但每个人情况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病症的治疗方案才是最重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什么药能降尿蛋白

(1)免疫刺激剂:自80年代以来陆续有用左旋咪唑的报道,近年又有报告对频繁复发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型患者给于此药(2.5mg/kg,隔日一次),112日后在激素撤药过程中,保持蛋白尿完全缓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有观察发现,如果疗程太短(12周)则无效。国内有介绍应用卡介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者,不仅临床疗效明显,而且可改善淋巴及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2)静脉免疫球蛋白:此药作用机理可能在于免疫球蛋白与肾小球的免疫复合物相结合,改变其晶体状态,从而促其溶解,或封闭了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Fc受体,从而抑制了B

淋巴细胞合成抗体。近年屡有应用该疗法的报道。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近些年来,用此类药物(卡托普利,苯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治疗非糖尿病性肾病综合征,可降尿蛋白30%~50%,而降蛋白尿有效组其肾功能也较稳定。不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有报告用药达12~18个月,比较安全。

(4)非固醇类消炎药:此类药物(消炎痛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2产生,减少肾脏局部炎症性、通透性,有较肯定的减轻尿蛋白作用。但由于PGE2减少,影响肾内血流分布,肾皮质血流量减少,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故目前不提倡应用此类药降尿蛋白。而且此类药物降尿蛋白效果很不稳定,停药后数周即反复。

(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治疗:此类药物可能有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凝血的功能,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无肯定结果。但近年有报告应用潘生丁300mg/d,静脉注射3个月,经双盲随机对照发现于膜性肾病可降尿蛋白60%,IgA肾病65%~7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0%,效果比较明显。有待进一步验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104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