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司汀简介

宝宝妈妈2023-08-24  130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倍他司汀说明书 4.1 药品名称4.2 英文名称4.3 倍他司汀的别名4.4 分类4.5 剂型4.6 倍他司汀的药理作用4.7 倍他司汀的药代动力学4.8 倍他司汀的适应证4.9 倍他司汀的禁忌证4.10 注意事项4.11 倍他司汀的不良反应4.12 倍他司汀的用法用量4.13 倍他司汀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4.14 专家点评 5 倍他司汀中毒 5.1 临床表现5.2 治疗 6 参考资料附:* 倍他司汀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bèi tā sī tīng

2 英文参考

betahistine [朗道汉英字典]

βHist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倍他司汀为组胺类血管扩张药。主要扩张脑血管,能增加脑血流量及松弛内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内耳血流量增加,又能抑制组胺的释放,产生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内耳眩晕。

4 倍他司汀说明书4.1 药品名称

倍他司汀

4.2 英文名称

Betahistine ,Merislon

4.3 倍他司汀的别名

倍他司汀二盐酸盐;抗眩啶;敏使郎;美克乐;培他啶盐酸盐;盐酸培他啶;盐酸培他司汀;西其汀;培他组啶;培他胺;倍他胺;倍他组啶;甲胺乙比啶;培他啶 ;Betahistine Hydrochloride;Betahistine Dihydrochlo

4.4 分类

神经系统药物 >脑血管扩张药物 >其他

4.5 剂型

1.片剂:4mg;

2.注射剂:2mg(2ml),4mg(2ml),20mg(500ml)(氯化钠)。

4.6 倍他司汀的药理作用

为组胺H1受体激动药。体内外实验证明,能选择性作用于H1受体,具有扩张毛细血管、舒张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增加前毛细血管微循环血流量、降低内耳静脉压和促进内耳淋巴吸收、增进内耳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通过抑制H3受体,抑制组胺的负反馈调节。在改善微循环的同时,也能增加内耳毛细胞的稳定性,减少前庭神经的传导,增强前庭器官的代偿功能。扩张血管作用比组胺弱而持久,扩血管时不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 *** 胃酸分泌作用很小。也可增加颈动脉血流量,扩张毛细血管前小动脉,促进脑微循环,对动脉血压的改变及对平滑肌的影响尚未观察到。其特点是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和前庭及内耳血流量,减轻膜迷路积水,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等症状。此外,也有抑制组胺释放的抗过敏作用。

4.7 倍他司汀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给药约3~5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口服后吸收很快且完全,在肝脏广泛代谢,口服给药后绝大多数的倍他司汀在3天内以代谢物的形式从尿液中排出体外,母体药物t1/2为3.5h。

4.8 倍他司汀的适应证

用于梅尼埃症(内耳眩晕症)、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头部外伤或高血压所致的 *** 性眩晕,对各种原因的头痛均有缓解作用。另外,对褥疮也有明显疗效。

4.9 倍他司汀的禁忌证

嗜铬细胞嗜铬细胞瘤患者及对倍他司汀过敏者禁用。

4.10 注意事项

1.对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

2.肝脏疾病者慎用。

3.如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

4.11 倍他司汀的不良反应

可有口干、恶心、胃部不适、心悸、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4.12 倍他司汀的用法用量

1.口服:每次4~8mg,每天2~4次,每天最高量不超过48mg。

2.肌内注射:每次2~4mg,每天2次。

3.静脉滴注:每天20~40mg,每天1次。

4.13 药物相互作用

服用抗组胺药可阻滞倍他司汀的部分或全部作用。

4.14 专家点评

倍他司汀为组胺H1受体激动药。其特点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和前庭及内耳血流量,减轻膜迷路积水,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耳闭感等症状。此外还有抗过敏作用。

5 倍他司汀中毒

倍他司汀(培他组啶、培他啶、甲胺乙吡啶、抗眩啶)为组胺类血管扩张药。主要扩张脑血管,能增加脑血流量及松弛内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内耳血流量增加,又能抑制组胺的释放,产生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内耳眩晕每次4~8mg,2~4/d。大鼠口服LD503.04g/kg。[1]

5.1 临床表现

[2]

1.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食欲缺乏、心悸。

2.中毒表现可诱发或加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诱发或加重嗜铬细胞瘤患者病情。

5.2 治疗

倍他司汀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盐酸倍他司汀片的功能主治是主要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并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等;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

盐酸倍他司汀片每日2~4次,每次限1~2片,最大日量不得超过48mg(12片)。建议根据自己的需要科学合理的用药。

盐酸倍他司汀片口服后在人体内很快被吸收,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在尿中排出,犬口饲后尿中曾检出代谢物(2-吡啶基)乙酸。LD50大鼠(口服)3.04g/kg。

吃盐酸倍他司汀片之后的不良反应是偶有口干、胃部不适、心悸、皮肤瘙痒等,个别病例偶有恶心、头晕、头胀、出汗等,一般不影响继续服药。

(1)盐酸罂粟碱对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尤其是对脑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亦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氧供应。常用量30 ~ 60mg,每日3 次口服,或60 ~ 90mg加入5% 葡萄糖液500ml 内静脉滴注,每日1 次,7 ~ 10 天为1 个疗程。

(2)环扁桃酯(抗栓丸)作用类似罂粟碱,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肾、冠状动脉和四肢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其作用较温和、持久。常用量100 ~ 200mg,每日3 次,口服。

(3)烟酸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神经细胞代谢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常用量50 ~ 100mg,1 日3 次口服, 或200 ~ 300mg 加入5% 葡萄糖500ml 内静脉滴注,每日1 次,7 ~ 10天为1 个疗程。

(4)钙通道阻滞剂如桂利嗪、氟桂嗪、尼莫地平等,能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而起到扩张血管作用。并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微循环。常用量:桂利嗪25 ~ 50mg,每日3 次口服;氟桂嗪8 ~ 12mg,每晚服1 次;尼莫地平20 ~ 40mg,每日3 次,口服。

(5)倍他司汀有较强的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的作用。尤其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扩张作用更强。常用量4 ~ 8毫克,每日3 次,口服。

(6)碳酸氢钠可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造成代谢性碱血症而使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常用量5% 碳酸氢钠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 次,7 ~ 10 天为1 个疗程。

(7)卡兰片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常用量5mg,每日3 次,口服。

(8)曲克芦丁具有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改善脑循环等作用。常用量200 ~ 300mg,每日3 次,口服,或400 ~ 600mg 加入5 ~ 10% 葡萄糖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1 次,10 ~ 15 天为1 个疗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108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