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

宝宝妈妈2023-09-01  91

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是6月~2岁,原因有:A.生长发育快:特别是1岁以内,体重增加2倍,造血的量增加,需要大量的铁:B.食物缺少铁:奶类铁含量少,如果用面糊、米糊做主食含铁量更少;C.消化道疾病:如腹泻影响铁的吸收;D.小儿偏食:不喜欢吃肉类食物也可造成贫血。

二、缺铁性贫血的具体表现

1、一般表现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现

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但很少出现超过中度的肿大。

3、神经精神变化

轻者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

4、对代谢的影响

出现代谢障碍,细胞色素酶系统缺乏,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以及影响DNA的合成。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胃酸分泌减低,小肠黏膜功能紊乱,舌乳头萎缩。小儿较少见异嗜症。

5、心脏功能变化

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血红蛋白下降至50g/L以下,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可诱发心力衰竭。

6、易发生感染。

本文讲了宝宝缺铁性贫血比较容易发生的年龄段,也讲了缺铁性贫血会出现的一些症状。家长朋友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就需要认真对待,及时给宝宝补铁,这样才可以使得宝宝健康快乐成长哦。

人一生中有三个时期最需要铁,也最易缺铁:

①出生后的头四年;

②青少年期,特别是女孩;

③育龄期妇女。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简称IDA)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需要量增加,丢失过多,造成铁缺乏。尤其是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体内铁储备又不足,如果不能及时给予补充,势必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引起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

这是一种世界性的营养缺乏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尤以婴幼儿多发。发展中国家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可达25%~60%,我国儿童的患病率为30%~40%,妇女和老人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起病缓慢,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面色苍白、口腔粘膜和眼结合膜苍白无血色。严重者有头昏、耳鸣、乏力、食欲低下、体重增长缓慢、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重度贫血者可有肝脾肿大,出现贫血性心脏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112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