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蒸是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9-02  136

“隔水蒸”就是不要让食物直接接触水。隔水蒸是将原料放入陶制的容器内,加盖,再将容器放入装水的锅内(水位在容器口以下),盖上锅盖,用文火长时间加热,把原料蒸熟。“隔水蒸”有三大好处:一是密封性好,能保住炖品的元气不被挥发;二是热力均匀平衡,能使食品的营养结构不被破坏;三是蒸出的食品不但质地酥烂,原汁原味,而且汤色澄清,鲜味浓郁,别具美食风味。拿清蒸鱼来做例子,吃鱼讲究的是味鲜,那么就采用蒸的方法,减少营养素的流失和味道的混淆。

1、隔水蒸和直接蒸有本质区别,隔水蒸是指托盘下面筛漏蒸馏水,蒸的时候托盘就没有筛漏蒸馏水,关键是有托盘有没有筛漏。实际上在制作面包等食物的时候,经常会用来隔水蒸这种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水浴法,能让蒸出来的食物更加美味。 2、隔水蒸和直接蒸口感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区别,隔水蒸的话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不会让其养分流失,而直接蒸的话,蒸制过程的水分可能会进入到食材里面导致食物口感下降,所以建议最好还是在上面盖上一层保鲜膜。

煲汤或者煲药膳有二种方法,一个是“煲”, 另一个是“炖”,也就是“隔水炖”。 “煲”是指把锅子直接放于火上焖煮,而“炖”则是用隔水方式蒸煮为原则。煲汤会使汤水越来越少,食材酥软,炖汤则是原汁不动,清而不混浊。

煲汤和炖汤的区别

煲汤:配水比例以汤料重量的三倍为最佳。用大火煲滚,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煲,中途不掀锅盖也不加水。不可让汤汁大滚大沸,以免破坏肉中的蛋白质。

炖汤:用炖盅隔水炖,炖汤刚开始的半小时要用猛火,使炖盅内的水炖开,之后改为文火,以绵而持久的热力让汤料中的营养物质溶解到汤水中,大约需要3小时。炖汤时火候要一致,不能时大时小,否则炖出的汤不清香。期间要检查蒸锅里的水,添加热水,保持在盅身三成高处。一般来说,鱼汤、骨头汤炖到发白就可以停火食用了,以免破坏其营养。

隔水炖和隔水蒸的区别

隔水炖:隔水炖法是将原料在沸水内烫去腥污后,放入瓷制,陶制的钵内,加葱,姜,酒等调味品与汤汁,用纸封口,将钵放人水锅内(锅内的水需低于钵口,以滚沸水不浸人为度),盖紧锅盖,不使漏气。以旺火烧。使锅内的永不断滚沸,大约三小时左右即可炖好。这种炖法可使原料的鲜香味不易散失,制成的菜肴香鲜味足,汤汁清澄。

隔水蒸:隔水蒸就是把装好的原料的密封钵放在沸滚的蒸笼上蒸炖的,其效果与隔水炖基本相同,但因蒸炖的温度校高,必须掌握好蒸的时间。蒸的时间不足,会使原料不熟和少香鲜味道;蒸的时间过长,也会使原料过于熟烂和散失香鲜滋味。典型的菜品比如清蒸鱼等。

隔水炖的三个好处

1、保住元气:隔水炖煮,密封性能强,能保住炖品的元气不被挥发,更有利于人体吸收营养;

2、保留营养:隔水炖,利用100摄氏度的水温进行煲炖、不焦不糊,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3、炖出美味:隔水炖采用“底部+侧边”加热的方式,让内胆受热均匀,食物更美味,汤质清澈,肉质酥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112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