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法与摩法的区别?

宝宝妈妈2023-09-02  115

1、摩法是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或大鱼际肌腹或手掌面,着力于一定治疗部位,通过肩关节在前外方向的小幅度环转,使着力面在治疗部位做有节奏的环形平移摩擦的手法。其中据着力面,可分为指摩法、鱼际摩法与掌摩法。

2、以指、掌、掌根、小鱼际、四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前臂尺侧肌群肌腹或肘尖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带动受术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使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的手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指揉法,拇指揉法,掌揉法、掌根揉法,小鱼际揉法,膊揉法等。

(二)着力程度

1、摩法着力程度较轻,操作时贴附于体表一定的部位做环旋摩擦,不吸定,不带动皮下组织,主要利用摩擦发热发挥热效应的作用。

2、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吸定于体表一定的部位,要带动皮下组织作环旋运动,与体表没有摩擦动作,主要发挥揉经走气的作用。

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

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三线按摩法的方法:

三线:左胸至肚脐;心口至肚脐;右胸到肚脐。

手法:站立或仰卧,全身放松,两只手首尾重叠贴于腹部,分别沿上述三条线缓缓下推。每条线连续做三次再按下一条线,直至腹部发热为好。

提醒:动作要缓和,呼吸要自然,力度要适中,可以解开衣服也可以和衣按摩。

按摩前最好排空小便,进食过饱时不要马上进行,局部皮肤感染者、腹腔内急性炎症患者以及腹部肿瘤患者也不宜进行。

经常按摩四部位 助于身体健康

前胸

摩擦前胸可增强身体免疫力。科学家发现,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肽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故有强大的抗癌作用;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

大鱼际揉法

定义

以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位。沉肩,屈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有节律地摆动,带动腕关节进行摆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位上进行轻柔灵活的揉动的方法。

操作要领

(一) 预备姿势:

术者可取坐位或站位,沉肩、垂肘,以大鱼际按压在治疗部位。

(二) 动作姿势:

用大鱼际吸定于治疗部位,指指与第一掌骨内收,四指自然伸直,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脘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位上做轻柔缓和内外摆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操作要求

1. 所施压力要适中,以受术者感到舒适为度。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性

2. 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3. 腕关节自然放松,不可背伸

4. 揉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不可在体表形成摩擦运动

5. 中指与前臂成一直线,利于手掌的左右摆动

6. 肘关节的夹角大于9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112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