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忽悠孩子好不好?怎么忽悠孩子变得更优秀!

宝宝妈妈2022-11-20  63

家长忽悠孩子好不好?怎么忽悠孩子变得更优秀!

父母会忽悠孩子吗?能忽悠孩子吗?听说只有这样,被父母“忽悠”的孩子才会更好。让我们看看聪明的父母是怎么忽悠你的宝宝的。

有一首歌叫《雾里看花》,有句歌词是这样的: 借我一双雪亮的眼睛,让我看清这个世界,看清真实。面对生活,也许我们要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一直告诉家长,我们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睁大眼睛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和潜力,看孩子的缺点、不足和问题。如果我们能闭上眼睛,那些缺点、不足和问题就不存在了。

有些父母很聪明。他曾经问我,那不是自欺欺人吗?这些家长可能不知道,学会“作弊”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个妈妈去开家长会。结果老师告诉她,她的孩子是全班最差的,最多坐三分钟就会走神。妈妈回去就“哄”孩子说: 老师表扬你了,说你现在能坐三分了,进步很大。

孩子很兴奋。他可以慢慢地坐五到十分钟...这位妈妈就是用这种“骗”的方法,把孩子“骗”进了清华。

一个学生语文只考了12分。老师问他为什么考试没考好。他说他对中文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骗”他说: “你没兴趣,不认真听讲能得12分,说明你太优秀了。如果需要一点时间,会更好。”

下一次孩子考了20分,老师夸张的说他很聪明,一点点努力就进步了这么多。在老师的“哄骗”下,孩子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

这个老师用这种方法“骗”每个孩子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他创造了中国教育的神话。不管他接手的班有多差,经过一年的教育,他的班里没有一个差生。每个班成绩都是全市第一,遥遥领先其他学校。

有一个世界级的“大骗子”叫罗森塔尔,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去一所学校,随便挑了十几个孩子,硬说他们是天才。结果八个月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真的发现这些孩子进步显著,逐渐成为天才。

这个“骗局”后来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预期效应”。几乎任何一个学教育的老师都知道这个“骗局”。谁能从中得到一些道理,掌握这一“绝招”,谁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

可惜很多老师都知道这个“骗局”,却因为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不能视而不见,把孩子身上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最后没能成为最好的老师。

我教了这么多年书。最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能让孩子更喜欢我,我在教育上也有了一点成绩。原来我也是一个“骗子”。

两周前,四个孩子吃完饭跑到我办公室,嘻嘻哈哈,像猴子一样坐立不安。我跟孩子们说,谁要是能先坐下,我就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到底聪明不聪明。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

我先告诉他们: 刘老师在全国各地遇到了无数的孩子。看眼睛就知道谁聪明谁不聪明。当我一个个看过去的时候,大部分孩子的眼里都流露出期待,但是有一个孩子明显很担心,可能他觉得自己不太聪明。然后我开始发表我的结论: 一个个告诉他们,他们是聪明的孩子。

然后我说, “刘老师觉得很奇怪。你们四个孩子怎么都是聪明的孩子?”我故意又看了一遍,再次强调我是对的。每个人都是聪明的孩子。这个时候,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坐得很端正。

仔细回顾二十年的教育生涯,类似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教育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最好的教育就是“欺骗”孩子,告诉他们自己是最棒的。

父母经常跟我说他们的烦恼,说自己的孩子很幼稚,不像别人家的孩子。我一般都会恭喜这位家长。因为,在孩子还很幼稚的时候,就给了父母“骗”他的机会。

如果一个孩子看起来年轻成熟,却对父母的“欺骗”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觉得很无聊,那么教育就失去了一个最有力的武器。

为什么“出轨”这么厉害?

人类行为形成的最大秘诀是:先设定为,再假装为,再成为。例如,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学习者。可以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来实现。

先设定为:说孩子爱学习不择手段。告诉孩子他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告诉别人他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平时把他当成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再假装:刚开始,孩子可能会对你说的话感到不解,但当他经常听到别人宣传他是学习的榜样时,他可能会尝试学习的感觉。

孩子一旦表现出任何对学习的热爱,马上就会得到别人的肯定: 他确实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那个孩子会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出他对学习的热爱,即使他不是真的热爱学习,也要假装热爱学习。

身边的人越说他爱学习,他的装逼范围就越广;身边说他爱学习的人坚持的时间越长,他就装的时间越长。

就变成了: 当孩子经常假装是学习者的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习惯。我觉得他就是这样的人。他爱学习,这是他已经有的,所以他真的成为了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俗话说,谎言说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如果每个人都相信某人就是他,他就会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并得出结论说 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对待他人。

优秀的老师和家长只是有意无意地遵循这个原则。他们首先把自己的孩子定义为优秀、聪明、有爱心...然后,孩子就在这些老师或者家长面前,装成这样的人。最后他们真的成为这样的人,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你不停地告诉孩子他不够优秀的时候,其实你也是一个“骗子”,你只是把孩子“骗”成了一个非优秀的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3846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