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什么都是混日子?孩子养成混日子的坏习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混日子的坏习惯是父母惯出来的,还是因为父母废话太多?
早上叫醒肖鑫。小的答应了,但是没有行动。十分钟后,他还在睡觉。
我有点着急,就把肖鑫被子往后一拉,说:“快起来,我们上学要迟到了。”
肖鑫揉了揉眼睛,不情愿地开始穿衣服。
看他这么慢,我也没办法。我说:“我今天肯定要迟到了”,帮孩子穿好衣服。
“肖鑫,去洗脸刷牙。”
“妈,你能不能别催我?”
“这么慢催你,快点!赶紧洗洗吃早饭。”
肖鑫不耐烦地说:“我知道,妈妈,我知道那种匆忙!”
中午和同事吃饭,聊到了孩子混日子的话题。大家谈了一些常见的问题。
其中一个妈妈讲了她的应对方法,效果还挺好的。小新妈妈觉得挺独特的,分享给大家。
她是这么做的:
第一天孩子睡觉前,她会说:“儿子,妈妈想和你商量点事。”
孩子说:“妈妈,什么事?”
她会很认真的对儿子说:“每天早上,妈妈催你起床,在你还没睡够的时候把你从睡梦中叫醒。我妈觉得好残忍。
从明天开始,妈妈不想再做一个残忍的妈妈了。我妈已经决定不再催你了!"
“上学迟到怎么办?”儿子尴尬的问。
“我想,你已经8岁了,还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相信你有办法!”
“还是我妈跟我说比较安全!”我儿子想说点什么。
“妈妈天天催你起床。你不烦你妈就烦了!”她平静地说。
“那么,我能做什么呢?”挠挠你的小脑袋,儿子。
然后说:“要不你给我买个小闹钟,让它叫醒我?”
“好主意!”她马上答应了,并答应明天带孩子把买的小闹钟带回家。
第二天晚上睡觉前,她教儿子用小闹钟。孩子自己要求把小闹钟的时间定在早上六点半。
第三天早上她故意赖在床上打瞌睡。小闹钟响的时候,她儿子突然大叫:“妈妈,起来!是时候了!”
听到儿子从床上跳起来的声音,她在被子里笑了。
晚上,又到了孩子们写作业的时间。
以前孩子做作业,她一遍遍催,好像不关他的事似的。
而且不管怎么催促,孩子总是一脸无所谓,不是摸这个就是动那个,折腾到很晚才把本该20分钟就做完的作业做完。
后来,她干脆不理会孩子的作业了。
“妈,你怎么不催我写作业?”晚上9点多,儿子终于想起来做作业了,奇怪地问她。
“妈妈已经决定了。从今天起,做‘杀人凶手’就不合适了!”她淡淡地说。
“你的作业是你的事。如果你想,你可以完成它。如果你不愿意,我不会强迫你。我不想做一个总是烦孩子的妈妈!”
儿子听了她的话,吐了吐舌头,居然乖乖的开始写作业了。这时,她赶紧记下了儿子开始写作业的时间:晚上9点10分。
当她儿子惊讶地喊“完了”时,她看了看手表。现在是十点四十。
“儿子,你9:10开始写作业,10:40就写完了。在我妈的记忆里,你第一次这么快完成作业。我妈真为你高兴!”
第四天晚上她还是我行我素,不催儿子。结果他儿子八点半开始做作业,九点四十分完成。
儿子把写好的作业递给她时,她高兴地对孩子说:“儿子,你昨天9点10分开始写作业,10点40分写完,用了一个半小时。
但是今天你8:30开始写作业,9:40写完,比昨天早了20分钟。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和时间赛跑?"
“争分夺秒?”我儿子眨巴着眼睛看着她。“嗯,我想争分夺秒!我要提前跑!”
之后她就不担心孩子磨蹭了。
很有效吗?其实这位母亲并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招数,只是假装不理会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混日子,只是因为我们管的太多,说的太多,让他们产生了依赖性。
他赖床不起,因为他知道妈妈一定会给自己打电话,不会让自己迟到。
适当的,让他真的迟到一次。吃了这个苦果,他可能有意识了。
当然,孩子磨蹭不止这个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天生的缓慢
有些孩子明显比别人慢,不管是什么情况,做什么事情。
即使有强大的外界刺激他,他还是慢悠悠的,慢悠悠的,紧张兮兮的。
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比较安静、迟钝,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接受孩子的性格,然后想办法慢慢改变。
缺乏时间观念
孩子的混日子也和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
很多孩子无法理解一个小时有多长,一个小时能做多少事情。
结果时间因为贪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要抓紧时间,但是当孩子完全不懂怎么做的时候,就叫“抓紧时间”。
父母太严厉或者做的事情太多
有些父母对孩子非常严格,几乎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时间。
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边写边玩,能凑合就凑合,能磨就磨,这样才能获得游戏的机会。
有些家长对孩子照顾过度,明明看到孩子磨蹭,还不停迁就。
我一直觉得孩子太小,长不大,所以我什么都为他们做。
帮孩子穿衣服,挤牙膏,系鞋带,削铅笔,检查作业,收拾书包……
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认为父母什么都在背后支持,不着急。
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
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孩子,对学习没有热情,总是咬紧牙关应付,在学校没有成功的经验。
所以学习兴趣很低,老师留的作业也能拖。
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任何有趣的东西都会让他忘记自己的初衷。
所以,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看起来是边做边玩,很慢。
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房间
我们不妨给孩子加一个单独的自习室,里面配有书桌,而且要干净整洁。
学习前把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清理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书籍、作业本等。
这个书房或者书桌,是孩子在家“工作”的地方。每当孩子坐在自己习惯的地方,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学习。
就像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他立刻精神焕发。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位置动态刻板印象”。
这样可以让孩子形成一种仪式感,下次坐在书桌前,就会开始有意识地做作业。
行为风格决定行为能力。孩子一旦混日子,形成习惯,就很难补救了。
而且,生活中混日子的坏习惯还会延伸到学习、交往等方面,造成一系列后果。
要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从小事做起,提高孩子的工作效率,慢慢帮助孩子克服混日子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