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是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2-01  102

牛黄释义:

在消化器官牛及某些反刍类的消化器官中发现的各种结石、可用作药物或颜料。

牛黄

拼音: [niú huáng]

牛黄,中药材名。本品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全年均产。于宰牛时注意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即为牛黄,应立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迟则为胆汁浸润而变黑)。

除净外部薄膜,先裹以灯心草或通草丝,外面再包以白布或毛边纸,置阴凉处阴干。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火烘,以防破裂或变色。本品大多取于胆囊,形较圆,商品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于胆管、肝管者,呈管状,称为管黄。

功能主治为: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①《本经》:主惊痫,寒热,热盛狂妗。

②《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

③《药性论》:小儿夜啼,主卒中恶。

④孙思邈:益肝胆,定精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

⑤《日华子本草》:疗中风失音,口噤,妇人血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

⑥《日用本草》:治惊病搐搦烦热之疾,清心化热,利痰凉惊。

⑦《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⑧《会药医镜》:疗小儿急惊,热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肿,一切实证垂危者。

牛黄是牛肝脏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是由于病牛的胆道发炎或胆汁排除障碍,使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和胆色素沉淀凝结而形成的粒状物或块状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39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