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年的习俗是哪一天?

宝宝妈妈2023-05-22  82

一、“祭灶”和“打扬尘”

红萝卜,蜜蜜甜,看倒看倒要过年。

在四川,广义上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小年”的说法。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但四川却是个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过小年”的概念的——倒是有些地方把除夕夜称为“小年夜”,把元宵夜称为“大年夜”。

虽然没有“小年”的说法,但对四川而言,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仍然是很重要的。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祭灶”也就是送灶王神。灶王爷一年到头为大家服务辛苦了,这一天他要离开各家各户,回天庭“述职”。所以在这一天,吃过晚饭后,四川人会把灶头打扫干净,点上香烛,摆上果酒之类的祭品,然后在锅中放一盏清油灯,好为灶王爷上天照路。同时还要燃放鞭炮,为灶王爷践行。

不过现在家家户户都烧天然气,也不再供灶王爷神像,这样的习俗也难得一见了。

腊月二十四,则是“打扬尘”的日子,也就是四川人民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打扬尘”一般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动,除了扫地抹灰以外,还要举着扫帚,将天花板上、屋檐下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前屋后的水沟也要在这一天清淘干净。

二、准备年货

打完扬尘,就要开始为过年准备年货了。在过去,不像现在买东西这么方便,准备年货的工作既繁重又快乐,虽然辛苦,但一年到头也只有这几天能敞开肚皮吃。

在四川,需要自己准备的年货一般有这些:

◆ 腊肉、卤肉,最常见的是猪肉,除了正常的肉以外,还包括猪身上的各种部位,比如猪耳朵、猪舌头、猪蹄子、猪尾巴、猪心猪肝,品种越丰富越好。此外还有腊鸡腊鸭腊鱼腊兔等等,牛羊肉相对比较少。

◆ 香肠,四川人过年必不可缺的食品,一般都是杀完年猪后就开始准备了,灌好后挂在灶屋里或者屋檐下风干。

◆ 各种油炸食品,最常见的是炸酥肉,另外还有油果子、麻圆、花生糖,家家户户都要炸一大盆,可以一直吃到元宵节。

◆ 汤圆,四川初一和元宵节必吃,以前很少买现成的汤圆,家家户户都用糯米自己磨粉子,用芝麻、花生、核桃、红糖、冰糖、猪油自己和芯子。

◆ 醪糟,用糯米泡好后铺上纱布上锅蒸,再加酒曲发酵,有一定的失败机率,失败了就重新做,因为这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

◆ 各种糖果、零食,一般到集市商店里买,再打上几斤好酒。

◆ 烟花、爆竹,辞旧迎新没有爆竹怎么行?烟花则是小孩子的最爱。(四川人一般把放鞭炮称为“放火炮”,“火炮”不能加儿化音,不然就成了内裤了)

在这期间,一般大人小孩都还要置一套新衣服,还要将屋里屋外挂上灯笼,贴上春联、窗花、门神,上上下下都打扮得喜气洋洋。

小年是开启整个春节的序幕,在民间小年一般来说就做两件事情,一个是祭灶,另一个就是过年前的大扫除叫做“扫年”扫年很容易理解,也没什么玄机,重要的是祭灶。在民间的一家之主并不是家里的老大,而是灶王爷,相传在小年的时候,灶王要回天上述职,这时候人们就要给他送行。想详细了解小年要怎么过?除了祭灶小年有哪些习俗敬请期待吧!

小年要怎么过 小年有哪些习俗

小年要怎么过 小年有哪些习俗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小年要怎么过 小年有哪些习俗

小年的习俗

1、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2、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3、大扫除

“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同时小年的这一天,也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4、放鞭炮

过小年时,还有放鞭炮的习俗,因为这是年前的第一炮,很重要。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但是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让小年卖鞭炮、放鞭炮了。其实最重要的只要人团圆,家就热闹了,节日的气氛也就有了。

结语:小年祭灶送灶王爷爷上天,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就该过春节了。

小年吃什么糖

小年吃什么糖。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和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南北截然不同的节日风俗习俗,小年的时候有很多饮食是传统习俗,连吃糖也分种类,下面和大家分享小年吃什么糖。

小年吃什么糖1

1、糖瓜

糖瓜,又叫灶糖,主要原料是麦芽糖,粘性很大,小年时,手艺人会把它做成糖,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之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的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2、关东糖

关东糖是小年前后所特有的一种糖果,又叫灶王糖、大块塘,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

乳白色的大块塘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出来的大块塘,放在嘴里咬,又酥又香,有粘性,小孩子非常喜欢吃。

3、爆米花糖

小年的时候,街道上会出现很多卖爆米花糖的推车,民间有谚语云:“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每到“小年”这天,人们会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

小年吃什么糖2

小年吃什么糖?

(1)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2)糖瓜

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糖瓜外形圆圆胖胖,由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现在已不多见了。

(3)麻糖

麻糖是一种用糖浆将炒制后的大米、花生、枣子黏在一起的方块糖,用它来“糊”住灶王爷的嘴,好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不同地区小年的时间

——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南方地区:腊月二十四——“民间传统小年”

早在宋朝,早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这天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江浙沪地区: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江浙沪地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夜”,与其对应,除夕前一晚则被称为“小年夜”,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历史上,腊月二十四夜,吴人称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称此夜为小除夕。

——四川、贵州部分地区:除夕夜——“小年”

在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过小年,他们的大年则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江苏南京等地:正月十五——“元宵小年”

相传明成祖朱棣篡权夺位后,南京百姓对其残忍和苛政怨声载道,借由正月十五的灯会怀念上一位帝王的宽政,于是元宵节成了南京的小年。

小年吃什么糖3

一、南方小年可以吃米饭吗

答案自然是可以的。首先在南方小年的时候是可以吃米饭的,吃了米饭也预示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不愁吃不愁穿。另外在南方供奉灶王爷的时候,一定会有碗米饭给灶王爷吃,那麽供奉完的米饭自然是不能丢弃的。因为供奉的食物都会有神灵的庇护,是非常的吉祥的,因此供奉完的米饭也会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分给家人们食用。

二、小年吃哪些美食

1、扣肉

在小年的时候,南方人会准备一碗扣肉在晚上的时候吃。因为在以前条件比较差,所以不能够天天吃上肉,只有在小年的时候才成能尝到猪肉的味道。这个传统的饮食习俗也是从古流传至今,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小年吃扣肉的饮食习俗还是没有改变。

2、如意菜

如意菜是南方人在小年必不可少的准备的一道菜肴。如意菜是用黄豆芽和百叶丝放在一起烹制而成的,由于黄豆牙的形状就像一个如意,有着非常好的寓意,因此在小年的时候吃如意菜,也是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事事顺利,万事如意。

3、馄饨

南方人有习惯在一些节日里面吃馄饨的习俗,因此在小年的时候自然馄饨是不能少的。馄饨就如一个一个的金元宝,吃了馄饨也就是财源滚滚的意思。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69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