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宅门》里叫爸不叫爹

宝宝妈妈2023-07-16  83

爸爸,对父亲的一种称呼,多用于口语。与多数人的印象不同,该词起源甚早,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广雅》中《释亲》篇已有云:“爸,父也。”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也可见到多以“爸爸”称呼父亲,而非“爹爹”,比如杨过即是如此,那是因为该词的确在宋之前已流存于世了。现在大众的“爹爹”“娘亲”的古代称呼印象主要来自于影视剧等,一知半解,不知孰之过也。现代人大多数是叫爸爸。湖北、西北、安徽等地也称父亲不是老大的为达达,比爸爸小的也叫达达。

一、都指一个人,爸是口语,爹是书面语。

二、前面的显得亲切一些,后面的较拘谨(一般是说给别人听的较为文雅的叫法)。

三、“爸爸”一词是起于英语“Dad”,属于口头语。而“爹”是书面语。另外,有时“爸爸”指青壮年的男性,“爹”指较年长些男性。

四、一般指同一个人,爸爸较口语化,较随和,爹则在较正规的场合使用。另外,爹需是血缘上的,继父就不叫爹。

父亲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首先是父亲的人格。

《三字经》中五代的窦燕山5个儿子都成了当朝官员,在当时是个成功父亲典型。他在做父亲以前曾经是个奸滑的商人,后来改过做了一个受人尊重的好人,这才有了成功培养5个儿子的佳话。

从他的故事就可看出父亲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其次,父亲影响力的大小还要看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最后,还要看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92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