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坏脾气”?大部分情况根本就不是“坏脾气”

孩子的“坏脾气”?大部分情况根本就不是“坏脾气”,第1张

孩子的“坏脾气”?大部分情况根本就不是“坏脾气”

孩子的“坏脾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殊不知,很多孩子所谓的“脾气不好”根本不是“脾气不好”。很多妈妈说,宝宝一岁多了,脾气却越来越倔,一不满意就哭,大吵大闹。

别的妈妈说我家宝宝2岁多了,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

理解孩子的“坏脾气”[h/]

场景

妈妈:大宝该换尿袋了。

大宝:没变没变没变!

妈妈:臭死了,臭死了,换了就干净了。

大宝:不臭。

妈妈:呃...无言的...吃力的...

有时候我和我家大宝之间就有这样的交流方式。虽然我知道这是孩子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有时候我会忘记,用大人的思维去说话,结果往往是,啊,无语!

你家宝宝有过这样的情况吗?别急,让我们冷静下来,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调整我们的沟通模式,更好的与他们相处。

1。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的气息

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缓慢。1岁以后,这种最初的自我意识有时会表现在行为上。他们的行为有时候会让爸爸妈妈很不爽:这孩子怎么开始不听话了,开始和大人作对了?

孩子很小的时候活动范围小,不能独立行动,需要妈妈背着到处走。当他将要独立行动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可以去他想去的地方,拿他想要的东西,不需要完全依赖别人。这个时候,他需要自主感。当他说“不”的时候,他发现他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志,从而感受到自我的力量。

所以,这种“对立”现象是孩子发展的必然阶段。我们不要把“不”当成孩子的反抗。

这么小的孩子说“不”和大人说“不”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所以,爸爸妈妈不是觉得宝宝不听话,只是想阻止他。有时候我们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比如:

妈妈:“宝宝,你要吃鸡吗?”

孩子想都没想:“不行!”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宝宝真的不想吃鸡吗?其实换个方式试试:

宝贝,你看这盘鸡。闻起来很香。我想我可以一口吃完。

所以,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也跟着学了!

情绪相互影响。你的心情会影响孩子,当然孩子的心情也会影响你。不过你是成年人了,要尽量和孩子好好相处,少用负面词汇,少表现负面情绪。孩子会更开心,但会更听父母的建议。

所以,我们可以避免使用直接提问,用愉悦的陈述句给出建议,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2。鼓励孩子大声说出来

妞妞要桌子上的勺子。她指着桌子说,这个,这个。但是我妈妈没做对。她觉得自己想要一个杯子,就给了妞妞。妞妞立刻哭了,因为她的心思没有被理解。妈妈说:“这孩子脾气真坏,老是哭。你要这个杯子吗?”牛继续放声大哭。妈妈抢着拿桌上的苹果和勺子,问:“是这个吗?”是这个吗?“可是我心里越来越不开心,孩子也在生气地哭。

这样的情况多了,孩子会越来越烦躁,越来越不被理解,而妈妈会觉得孩子越来越难对付,脾气不好,形成恶性循环。

首先,这个时候不要给孩子贴上坏脾气的标签。孩子虽然小,但好话坏话你都能听出来。特别是我前面说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当你觉得孩子脾气暴躁的时候,你自己的心情也不好。虽然你不直接表达,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很微妙的。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会传达你对孩子的情绪,孩子会更加安静。

那么,如果换一种方式做,可能会好很多。尽量用轻松的语气,比如自嘲:“啊,拜托你教教你妈妈,这叫什么?要不要这个?”或者:“哎,妈妈没猜中,你得一分,妈妈得零分”。孩子可能被你逗乐了,就不吵了。

孩子1岁多,2岁多。他们刚刚开始学说话。他们不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要求,所以我们经常鼓励孩子说单词。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鼓励他耐心尝试,而不是胡乱评论:这孩子脾气不好!孩子对父母的指责很敏感,被指责的孩子更不愿意配合父母。

另一方面,在孩子已经会说话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经常提醒他们在与同伴互动时用语言表达自己。

有的孩子想玩别的孩子手里的玩具,他们就随便拿。结果,两个人可能会哭。这时候告诉他,“如果你想玩别人的玩具,你应该说,请让我玩一会儿好吗?”换句话说,你能让我以后再玩吗?“用这种方式提醒孩子后,他会慢慢想到用语言表达。这样和其他孩子的矛盾就会少一些,和他们相处也会很愉快。

3。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手语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还不够好,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尽管有家长的鼓励,但孩子在交流中还是会遇到挫折,经常会让他很烦,让他哭。

我们家有两个孩子。在他们会说话之前,我教他们婴儿手语。这样,他们需要的东西就可以不哭不闹地表达出来。在幼儿园,老师也教孩子们很多手语,以减少他们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挫折感。通常,孩子们会更快乐。孩子心情好,我们心情也就好,越有耐心。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不要以为小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当我的小宝宝8~9个月大的时候,我教他“请”的手势。我问他是否想要什么。如果没有,他摇摇头。如果有,他会非常热情地做一个“请”的手势。

4。选择一个难度合适的游戏

孩子有一个共同的挫败感:玩玩具时,不能用心去玩,“嗖嗖”一下就把玩具扔了;吃饭,勺子洒了,生气!“唰”,把勺子扔了出去!

这些表现都让妈妈们很烦。有些妈妈会根据这些行为给孩子下“我家孩子耐心差”或者“性格不好”的定义。

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孩子有了自我意识,想自己做点什么。但现实是,他们的能力往往跟不上自己的想法,这种挫败感有时会让孩子发脾气。

我们在理解孩子的同时,不妨帮助他选择适当难度的任务。

首先,尽量让孩子玩适龄的玩具。有些玩具对孩子手指的精细动作要求很高,如果你知道孩子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你就会推迟玩那些玩具。比如一岁的孩子可以玩普通的积木。而那些需要孩子插拔的玩具,对手指的精细动作和手指的力量要求更高,所以只要等到孩子大一点再去摸就可以了。

另外,多陪孩子玩。玩的时候不要刷微信。仔细观察,积极回应。在他不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会陪着他,观察他。当他遇到麻烦时,你可以从他的眼神或肢体语言中看出。比如他看着你,你可以适当的帮助他,既能减少他的挫败感,又能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对父母的信任。也许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不会先哭着丢东西,而是会想到先找妈妈帮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yuer/3870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