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被抢?孩子被打?你该怎么办?

玩具被抢?孩子被打?你该怎么办?,第1张

玩具被抢?孩子被打?你该怎么办?

孩子的玩具被抢了,或者总是抢玩具怎么办?经常听到家长问两种问题:一种是“我家孩子总是抢别人的玩具。我该怎么办?”另一类是:“我家孩子老是被别人抢玩具,不知道还手。我该怎么办?”

对于这两种问题,首先要问孩子多大了。如果是4岁之前,这些其实都很正常,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在发展自我概念,孩子的自我概念和他拥有的东西有关。

所以,家长不用担心。不是因为他不好,而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东西不是他的。他抓住它是为了通过占有东西来体验自己的存在感。

孩子的玩具被别人抢了,他不反抗,不一定说明他胆小,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他还没有建立起物品所有权的概念,不知道这是属于自己的。

换句话说,他只有“这东西不能玩了”的烦恼,没有“我的东西被抢了”的愤怒。这是教他财产所有权概念的好机会。

如果他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他一定要坚决的要回来。必要的话,你得告诉孩子家长,“你的孩子抢了我们的孩子,请他还回来”。

因为不是玩具的东西,但是孩子要确认这个东西是不是自己的。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分享?

原因之一:小时候他们的东西经常被大人逼着和别人分享,所以下次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都要小心翼翼的保护起来,生怕被别人抢走。

如果当初你坚定地捍卫他对商品的所有权,他就会明白,“哦,这东西是我的,谁也不能拿走。如果它被拿走了,它会回来的。”这样会让他以后更愿意分享。

即使是成年人也应该遵守这个规则。你给孩子买的玩具都是他们的。如果你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你必须先征得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不要强迫他分享(这里指的是四岁以下的孩子)。

如果玩具已经被其他孩子拿走了,你可以和对方家长商量一下,把玩具拿回来,对孩子说:“嗯,是的,这个玩具是你的,但是你能让他玩一会儿吗?他会还给你的。”

另一方面,对于抢别人玩具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帮助他们建立主人翁意识的好机会。

不管对方孩子和家长抗议与否,家长这时候都要介入:“这是人家的东西。他同意让你玩了吗?”如果对方不同意,那就催他还。

不要觉得会对孩子造成打击,或者看到他哭就觉得难过。这样不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反而会帮助他明白自己和别人的界限。

我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干预孩子的行为时,不要做过多的道德判断,比如“这个孩子很霸道”“那个孩子很胆小”。

除了我刚才说的,孩子不知道物品所有权的概念,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抢东西,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小女孩1岁多,家里最喜欢的人是哥哥,但是她表达爱的方式是什么?看到弟弟,我就俯下身,抓起弟弟正在玩的东西。

小孩子被抢的时候不知道反抗。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就是不懂得反抗。所以,如果他们不是特别喜欢那个玩具,被抢了也可以算了。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做道德判断然后用情绪干预,而是教会孩子如何社交。

最好的方法是先在家练习:

孩子们玩玩具,

你问他:“我可以玩一会这个玩具吗?”

或者“我能和你一起玩吗?”

如果孩子拒绝,你可以假装对自己说:“哦,你不给我这个玩具,我就去找别的玩具玩。”

然后你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把这些场景多排练几次。下次他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会知道怎么处理的。

小孩子的东西被别人抢了也是一样的。最后时刻,对孩子说:“去抢吧,哭有什么用!去把它玩具回来!”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你的情绪会让孩子更加害怕。

还是要先在家练:

比如我爸从我妈手里抢玩具,我妈护着玩具说:“不,是我的。你抢不到!”

爸爸刚开始几次就可以放弃了。让他看到你可以用言语把别人打回去。等他学会这一招后,你可以更进一步,让爸爸在妈妈抗议后仍然抢玩具,然后妈妈可以邀请孩子介入。当然,这个时候,孩子扮演的是老师或者家长的角色。

但是,这些方法都是针对4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财产所有权和社会技能还没有发展起来。

4岁以上的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还是要当作错误来纠正,这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批评让他承担自然后果,还给别人,道歉。另一方面,如果他的东西被别人抢了,不知道如何还手,那么就要注意练习上面说的方法,让他学会如何抗议,让大人介入。

焦点

从两岁开始,让孩子确认物品的所有权,不要强迫他分享。在2~4岁期间,要帮助他养成财产所有权的观念。如果他偷了别人的东西,他必须还给别人。如果他的东西被抢了,他必须下定决心归还。

这期间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反复向别人表达友谊和抗议。这样,他每次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都是锻炼他公平观念的机会。

孩子被打或者被打了怎么办?

——“我家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不知道怎么还手。我该怎么办?”

——“我家孩子总是打别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两岁半以后,语言能力开始突飞猛进,但还远远达不到社交所需的复杂表达。所以孩子经常打人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在需要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所以不得不用自己最习惯的方法,就是肢体语言。

孩子经常打人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三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别人的感受,所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或伤害。

他打人的时候不疼,所以他觉得他们也不疼。感受他人的能力叫共情,也有人称之为共情。两岁才开始发育,发育需要很长时间。三四岁的孩子很难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第三,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不足。他3岁之前不懂复杂的社会规则,所以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同样,被打的孩子有时候也不会生气,因为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我们成年人在干预的时候也要注意。在4岁之前,如果孩子互相打了几下,没有一个生气或者哭的,我们也不用太紧张。这是他们之间的游戏。

当然,如果孩子生气了,说明他认为对方是恶意的,他被欺负了。不管对方是不是真的恶意,家长都要介入。

4岁以后的孩子,他们应该已经逐渐学会了这些社会规则。如果他们还是经常打人,或者被打后不知所措,那就一定要干预。

如何介入?是对孩子喊“叫回来”吗?当然不是,因为你那样喊,只会让情况更糟。这样大喊大叫的家长,其实是从自己的情绪出发,觉得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发泄自己的愤怒。

而孩子这个时候可能会更加迷茫和害怕。他还在那发抖,你又吼他了。那不是让他更害怕了吗?所以,这个时候,你首先要安抚他的情绪,比如“他打你你很生气吗?”如果孩子没有生气,说明他认为对方在和他玩。除非我们确定对方是恶意的,否则没必要干涉孩子的游戏。

如果他生气了,觉得委屈了,快要哭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大人的介入,也需要我们大人的一点社交智慧,和对方家长一起商量解决。针对上面提到的三个原因(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喜欢用肢体语言;孩子同理心不足,想不到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孩子社会认知能力不足,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

双方家长要一起教两个孩子:“你为什么打他?”孩子可能会说:“因为他骂我傻逼!”然后我会说:“哦,他骂你傻逼都是他的错。我让他向你道歉。但是,你可以跟一个成年人说脏话,但是你不应该打他。所以你也要向他道歉。你们两个一起道歉好吗?”

或者,如果对方的理由不成立,比如“我想玩这个玩具,他不给我。”然后直接批评他,让他道歉。

当然,这需要对方家长的配合。如果你恰好遇到一个熊父母,养了一个熊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哪里都不会吃亏,那么你首先要坚持让孩子知道,虽然对方不承认错误,但是他打人确实是不对的;其次,以后把这个家黑了,以后多和有相同育儿理念的人交往,不要因为和熊海子玩惯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的孩子打了别人,我也会采取同样的做法,就是先教会他口头表达的方法:“哦,他不会给你这个玩具吧?然后你可以跟他说,‘这个玩具是幼儿园的。你想轮流玩多久?如果他总是一个人拿着这个玩具,你可以找老师或者其他大人,但是不应该打人。"

然后你可以进入第二步,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被打的人很痛苦。听着,你打中了他的手臂。如果我也打你的胳膊。”这个时候,你可以打他的手臂。当然不能太重。别坏了他,但也不能太轻。让他觉得有点痛,然后继续对他说:“痛吗?他也受伤了。所以打人是不对的。你得向他道歉。”这是最后一步,讲道理让他承担后果,培养他的社会认知能力。

这样处理当然麻烦,而且需要在家里多练习,让孩子知道下次被打时该怎么做。这当然没有回电那么直白,也没有回电那么日本。

但是,单纯的打回去是以暴制暴,会让孩子以后过于警惕,别人无意冒犯或者开玩笑的时候,他们就会打回去。就好像他拿着一把已经扣动扳机,随时准备开火的枪。太紧张了。

你耐心地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先确认他的情绪,再逐一培养他的语言能力、共情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也让他的社交能力更强了。不是更有效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yuer/3880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8
下一篇2023-0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