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有什么专长,可不可以进医保?大概一个月费用多少?

宝宝妈妈2023-07-16  102

医保能报销脑瘫儿童的治疗费用,3岁以前医保基金每年支付不超过6个月;3岁以后,每年支付不超过3个月。脑瘫康复治疗的费用是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情况和症状表现情况而定。同时患者对于脑瘫的病症表现要有高度的重视,尽早地治疗才能尽快的改善病情。意见建议:每个脑瘫患儿的情况不同,选择的医院和治疗方法也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患儿的恢复时间不确定,所需要的治疗费用也是不一定的。

大概6万,移植四次,我有亲属小孩在那做的,效果还不错,原来小孩自己站不住,移植后自己扶着凳子能站立了,小孩手眼协调能力改善的很好。有条件的可以做一下,毕竟这种治疗让人看到希望了。知道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你好

脑瘫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对于脑瘫家庭是有补贴和医药报销的,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的。

脑瘫治疗的技术方法:

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一、心理治疗:脑瘫患儿有时伴发异常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多动、情绪不稳等症状。健康的家庭环境,增加与同龄儿交往,以及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

二、训练治疗: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应是主要目标。通常包括:对患儿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功能性主动活动的强化训练辅助用具如矫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轮椅的使用等等

三、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由于脑瘫儿的大脑尚处于发育过程中,许多功能尚未像成人一样健全,因此,早产儿脑瘫的治疗还有一个“致能”或“再致能”的问题。在对脑瘫患儿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结合相关的日常生活动作进行,比如移动能力的训练,力求运动姿势的正常并获得移动手段。这是脑瘫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四、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

五、物理治疗: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等等。

六、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

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七、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

八、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

九、脑瘫阶梯诊疗康复体系将诊断、治疗、康复三个阶段阶梯式推进,环环相扣,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另从患儿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0—2岁患儿采取保守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

3—4岁患儿采取手术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

5岁以上患儿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相结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54852.com/read/923627.html